望远镜的品牌与价格
在探讨望远镜产品价格与品牌经营的关联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这样一个事实:产品力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品牌力的时代。在不同企业的商品趋向同质化的今天,只是单纯靠提高商品本身的特性来赢得顾客的竞争手段已经在慢慢变得软弱,因为消费者已很难从产品的外在工艺、产品特性去区分不同厂家的商品。 也很难从产品的外在去判断它们的优劣进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质取胜”已成为过去,企业品牌形象的差异正在取代传统的商品本身的差异,很多企业卖的不再是差异化的商品,而是差异化的品牌理念。
在望远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也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个企业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或产品给消费者的“感觉”。
举个例子:一具普通的进口望远镜只要几百元、几仟元,而一具像蔡司,徕卡顶级名牌望远镜可以高达几千元甚至几万元。这10倍的价格差异仅仅是产品间的差距吗?不。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质量、材料、款式的确有差异,但这种物理差异不可能有10倍、100倍之多,价值主要在于品牌而不是产品。
品牌不仅仅意味着产品(质量、性能、款式)的优秀,心理消费才是真正的重点。
同时品牌是身份的象征,拥有一具名牌望远镜就是一种荣耀,现在品牌力时代,仅仅产品优秀远远不够。大街上几十元、几百元的望远镜很少有人问津,而价值千金的名牌望远镜却成了许多人强烈的渴望与追求。因为蔡司、佳能,赛特龙是体验自我价值,体现优越感的绝佳道具。
同样的产品,贴不贴品牌标签,对消费者而言意义完全不一样,产品竞争与品牌竞争完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竞争,很多品牌再中国生产的产品上贴上他的商品价格就比中国品牌贵好几倍。尼康,美乐时都在中国贴牌。
在很多”半被动消费”中,物的享受反而是其次,品牌带给他的意义远远大过产品本身。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并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品牌让产品升华,品牌做得越久积累越多。